国家统计局关于2025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
|最后更新: 2025-7-22
发布时间
内容
{"基础信息":"该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于2025年7月10日发布,统计口径覆盖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(区、市)。数据通过对主产区抽样调查和非主产区重点调查的方式获得。","核心数据概览":"2025年全国夏粮生产呈现“面积减、单产平、总产略降”的特点。与2024年相比,各项指标变动幅度均在0.1%左右,总体保持稳定。","关键数据点":[{"指标":"全国夏粮总产量","本期数据":"14973.8万吨","同比变动":"减少15.3万吨,下降0.1%"},{"指标":"全国夏粮播种面积","本期数据":"26578.4千公顷","同比变动":"减少34.7千公顷,下降0.1%"},{"指标":"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","本期数据":"5633.8公斤/公顷","同比变动":"增加1.6公斤/公顷,基本持平"}],"重点品种(小麦)":"小麦作为夏粮最主要的构成部分,其产量、面积和单产的变化趋势与夏粮总体情况基本一致。小麦产量为13816.0万吨,占夏粮总产量的92.3%。","地区数据说明":"公告附有详细的各地区夏粮产量情况表,列出了各省(区、市)的总产量、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。其中,河南(3750.0万吨)、山东(2736.8万吨)、安徽(1762.0万吨)为夏粮产量最高的三个省份。值得注意的是,甘肃、宁夏、新疆的数据为预产数。"}
类型
经济
来源
国家统计局官网
Created time
Jul 22, 2025 06:40 AM
状态
完成
分析
{"价格变动原因分析":"公告原文未涉及价格变动,核心在于分析产量变动的原因。","产量变动原因分析":{"根本原因":"全国夏粮总产量微降0.1%的直接原因是播种面积同比减少了0.1%。在单位面积产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,播种面积的增减成为影响总产量的决定性因素。","结构性因素":"单位面积产量保持稳定(甚至微增),表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、田间管理和抗灾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,有效对冲了播种面积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,保障了夏粮生产的整体稳定性。","政策与市场影响":"播种面积的微小调整可能与农业种植结构优化、部分地区休耕轮作政策或农民种植意愿的市场化选择有关。"},"趋势与展望":{"趋势特征":"当前数据显示夏粮生产基础稳固,具备强大的生产韧性。尽管总产量有极微小的降幅,但并未出现大幅波动,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依然坚实。","潜在影响因素":"未来的粮食产量仍需关注极端天气事件(如干旱、洪涝)、农资成本(化肥、农药)变化以及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。","数据说明":"数据采集采用了科学的抽样调查和实割实测方法,确保了数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。部分省份数据为预产数,意味着最终数据可能会有微调,但不会影响总体趋势判断。"}}
Loading...